想要讨论普洱茶最佳品饮时期,就不可能避开“普洱茶越陈越香”这个话题。
越陈越香似乎早已达成行业共识,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藏多少年为陈,多少年为最香?曾有近代学者认为“20年以内算新茶,20~40年算旧茶,至少40年以上算老茶。贮存100年以上算古董茶。”
这个观点有些过于主观,不具备普适性。而云南普洱茶曾经在2004年出台农业行业标准,规定生茶要存放十年以上。以此作为参考,存放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算老茶。
即便如此,仍然有人认为:普洱茶作为食品之一,必然是有保质期的,即便普洱茶有后期转化,但其品质也会在陈放过程中达到至高点后就会下降,而并非一直越陈越香。
无论怎样,有一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:无论生茶熟茶,普洱茶都是有后期转化的,在原料和仓储合理的前提下,一定时期内,普洱茶的品质确实在发生改变。所以,我们今天便探讨探讨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时期。
关于最佳品饮时期的问题,因为所处立场、身份、社会地位不同,观点亦莫衷一是。
通常出现的最佳品饮时期有这么几个阶段:新茶、中期茶、老茶。
首先是新茶时期。
晒青毛茶在经过匀堆之后,在进入精制厂压制成饼之前是一种滋味,而当经过精制工艺后,又是另一番滋味,新茶制成后的前三个月,滋味一天一变,转化三个月的茶,滋味初步稳定,在昆明干仓的条件下,1~3年内滋味变化不明显。
这一时期的茶优点是:口感初步稳定,茶汤鲜爽饱满,优劣简单易辨;缺点是入口刺激性强。
这么看来,将此定义为最佳品饮时期似乎并无不妥,但我们思考一下:那些将茶叶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个人或品牌,站在他们的立场上,最完美的状态就是当年的新茶当年全部售罄。联想至此,似乎将此定义为最佳品饮时期略欠考虑。
然后是中期茶
中期茶这概念近年来尤其火爆,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来看,中期茶所指年份也颇为不明,有说5~10年的,有说7~15年的,有说5~15年的,但无论如何定义中期茶,都脱离不了中期茶的三大优势:口感优势、价值优势以及市场优势。
1.口感优势:经过这段时间的转化,茶性渐渐温和,香气出现复合变化,苦涩退却,茶汤饱满,渐稳渐醇,茶气柔中带刚,入口舒适,过胃温和。
2.价值优势:最令普洱茶运营者头疼的问题有两个: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,而中期茶恰到好处的规避了这两个问题,入手中期茶,从投资风险、性价比及口感等方面来说,是最适合的。
3.市场优势:普洱茶界有句俗语“喝新茶,藏老茶”,但新茶刺激性过重,而市场上的老茶一来稀少难寻,二来水太深,真假难辨,如果是自己仓储,不可控因素太多,新老都不是最佳选择,市场的选择必然是中期茶。
通过上面的分析,最佳品饮时期非中期茶莫属了?同样会有人质疑:中期茶本身的定义就混乱,谁也不知道哪个节点才是最佳品饮阶段,就算有,会不会是某些大厂货因为普洱茶市场萧条,经济下行,为甩货而推出的营销手段呢?
最后就是老茶了。
越陈越香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,其势难逆,所谓“盛世古董,乱世黄金”,普洱茶被誉为“可以喝的古董”,其价值不容小觑,作为曾有幸品饮过超过25年的老生茶的人,老茶汤色红亮,色如红酒,入口温润,滋味甘醇无匹,樟香浓郁纯粹,韵味深远,茶气强劲,作为普洱茶最终的归宿,其魅力可见一斑。
但常理度之,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通常怀有好奇、怀疑乃至是恐惧的心理。换言之,正是因为老茶有如此神秘的魅力和价值,才让人们产生“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”的态度;另外,诚如上段所说市场上的老茶往往真假难辨,造假手段层出不穷,而自己存茶不可控因素太多,稍有不慎,万事皆休。因此,老茶是否能作为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时期,是要画上问号的。
论述完上面的观点,依旧没有解决“究竟存放多久,才是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时期”这一问题。
其实这个问题在业内业一直没有绝对的、标准的、统一的答案,同年不同地的茶转化速度且不可预知,更何况原料产地、工艺、产品形态,仓储条件、地点等条件的不同都会对普洱茶的最终品质和转化速度产生影响。
事实上这个来自网络的观点比较正确:
面对这种未知性,有经验的普洱藏家往往会每半年或每年定期开仓品鉴,并根据茶品的已有变化对仓储环境的各项参数做适当调整,以使普洱茶往更好的方向持续转化。只有将同一款普洱茶不同存储年份的品鉴记录进行综合横向对比后,才可以对该款茶的最佳品饮期得出大致结论。